股票是属于一种高风险的投资,股民想要快速入门,就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赚钱,有些人却赔钱呢?了解和学习股票知识,接下来,小编为大家讲解有关《策中策|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对比分析 》的内容。

策中策

    截至2 0年第三季度,牧原的净利润为5 59%,比温氏1 86%的净利润率高出两倍以上。牧原在2 9年年报中说,当前几家养猪的上市公司2 9年总出栏量是4800多万头,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%左右,可以推测2 9年整个生猪市场年出栏量在7-7.5亿头;如果考虑到未来的消费升级,尤其是参考香港人均食肉量是内地人均食肉量的一倍以上,可以预期未来中国生猪的年出栏量可以达到15亿头以上,这个市场应该说非常大。写到这里,基本上从财务的角度解答了文章开头的疑问,即为什么同样是养猪,两家公司在养殖规模接近的情况下,二者的股价涨幅和估值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。牧原股份是一家高速成长公司,从2 5年30亿的年度营收,增长到2 0年三季度391亿的营收,收入增长10倍以上,年均增长50%以上;而温氏股份则是一家缓慢增长的公司,2 0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554亿,比2 9年前三季度的483亿仅增长16%。两家公司毛利率差异较大,净利润率自然差异也大。正因为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差异,导致了两家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异,即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:2 0年前三季度牧原的ROE高达47.6%,而温氏前三季度ROE则仅有2 7%,前者是后者的一倍以上

    两家公司的对比正好验证了我经常强调的一个观点:尽量不要去投资不增长,或者增长缓慢的周期股,成长性周期股是可以考虑投资的。我非常好奇为什么牧原的毛利率净利率比温氏高那么多,去翻了一下2 9年两家公司的年报,真是大开眼界。我对比了两家公司最近几年的股价走势图,简直是天壤之别,牧原的涨幅接近400%,而温氏的涨幅近乎为0。反观温氏股份,它还是比较传统的“公司+农户(基地)”养殖模式,效率和质量难以和牧原相比,同时温氏还有养鸡、肉鸭、奶牛、金融投资等多元化业务,整体上显得不聚焦。三年前李莹没有看对牧原,今天我也是后视镜告诉大家牧原更厉害;但从现在看未来,我认为牧原必然会甩开温氏,走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,而其中的关键即是商业模式和效率。由于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存在成长性差异,盈利能力(ROE)差异,所以资本市场给了牧原更高的估值,7.5倍PB;而温氏只给了 5倍PB

    两家公司都是养猪大户,养殖规模接近且都是千亿市值,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?我今天从财务数据入手,帮助大家梳理一下两家公司的差别,探索股价上涨背后的真实逻辑,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选择投资标的。毛利率、净利率和ROE的差异我简单的统计了2 5年到2 0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情况:在2 9年之前,牧原和温氏的毛利率相差不大,但是从2 0年开始,二者拉开了很大的距离,牧原2 0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高达64%,而温氏的毛利率仍维持在过去五六年23%的水平。抛砖引玉最后做个抛砖引玉。牧原的专业饲养员一人可以同时最高可以饲养3600头猪,而且牧原还发明了养猪机器人,同时业务上也更聚焦养猪和全产业链业务(饲料加工,种猪繁育,种猪、仔猪和商品猪销售,屠宰加工)

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。

相关文章